正畸(牙齿矫正)的核心目标不仅是改善外观,更重要的是解决咬合功能问题、维护口腔健康。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存在以下情况,建议及时咨询正畸医生:
一、牙齿排列问题:影响美观与清洁
牙齿拥挤或稀疏
牙齿拥挤:
牙齿排列紧密、重叠,导致刷牙时难以清洁,增加龋齿、牙周炎风险;同时可能影响咬合功能。
牙齿稀疏:
牙齿间缝隙过大,易嵌塞食物,还可能导致说话漏风、面部凹陷等外观问题。
虎牙(尖牙异位)尖牙突出于牙弓外,不仅影响侧脸线条(如 “龅牙” 感),还可能因咬合异常磨损相邻牙齿。
二、咬合异常:影响咀嚼与颌骨健康
反颌(地包天)下牙包裹上牙,侧面看下巴前突(“月牙脸”),不仅影响面容,还会导致上牙弓发育受限、咀嚼效率降低,长期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(如张嘴弹响、疼痛)。
儿童期干预重点:
若 3-5 岁发现地包天,建议尽早矫正,避免颌骨发育畸形加重。
深覆合 / 深覆盖(龅牙)
深覆合:
上牙过度覆盖下牙,可能咬伤下牙龈,或导致下巴后缩、面下 1/3 过短;
深覆盖:
上牙前突、嘴唇无法自然闭合,易出现开唇露齿,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因长期口呼吸导致牙龈干燥、咽炎。
三、颌骨发育异常:影响面容与功能
开合上下牙无法正常咬合(如门牙咬东西时漏缝),可能由吐舌习惯、腺样体肥大(口呼吸)等引起,会导致发音不清、咀嚼效率低下。
上下颌骨不对称面部左右两侧明显不对称,可能由单侧咀嚼、颌骨发育异常等导致,严重时需结合正颌外科手术矫正。
四、口腔不良习惯引发的问题
长期口呼吸(如腺样体肥大)、吮指、咬唇、吐舌等习惯,可能导致牙齿排列紊乱或颌骨发育异常。若儿童存在此类习惯且已影响牙齿形态,建议在习惯纠正的同时评估正畸需求。
五、牙齿健康与功能的 “隐形杀手”
咬合紊乱可能间接引发牙周病(如牙齿受力不均导致牙龈萎缩)、颞下颌关节疼痛、头痛等问题。若长期出现咀嚼无力、关节弹响,除了看关节科,也需排查正畸需求。
六、成人正畸:不只为美观
许多成人认为 “过了青春期就不能矫正”,其实不然。如果若存在上述咬合问题,即使成年也可通过正畸改善功能,降低口腔疾病风险。此外,部分人因牙齿问题影响自信,正畸也能提升心理获得感。
什么时候做?
儿童期:建议在 7 岁左右进行首次正畸检查,医生会根据替牙期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早期干预(如乳牙滞留、地包天等);
成人期:发现咬合问题或外观困扰,随时可咨询,正畸没有严格年龄限制,关键看牙周健康状况。
提醒:正畸前需明确这些事
正畸不是 “美容手术”,需优先解决功能问题,再考虑美观;
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正畸专科医生,避免因不规范治疗导致牙齿松动、牙根吸收等风险;
治疗周期通常为 1-3 年,配合定期复诊,术后坚持佩戴保持器以防反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