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牙后(尤其是种植手术刚完成到种植体与牙槽骨完全结合的阶段)的护理,直接影响种植体的存活率和使用寿命:
一、术后 24-48 小时:
控制出血
术后伤口会放置纱布,需咬紧 30-60 分钟压迫止血。若仍有轻微渗血,可更换干净纱布再咬 30 分钟(避免频繁吐口水或吸吮,以防血凝块脱落)。24 小时内唾液带血丝属正常,若出现大量鲜血或血块,立即联系医生。
缓解肿胀与疼痛
术后 1-2 天可能出现面部肿胀、轻微疼痛,可在术后 48 小时内用冰袋冷敷(每次 15-20 分钟,间隔 1-2 小时,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,以防冻伤);48 小时后若仍肿胀,可用温毛巾热敷促进消肿。
按医嘱服用消炎药或止痛药(如布洛芬),不要擅自停药或加量。
避免刺激伤口
不要用舌头舔伤口、吸吮或用手触摸,避免刷牙时刷到手术区域(可用漱口液轻轻含漱)。暂不吐口水,减少口腔肌肉活动。
二、术后 1-2 周:保护伤口,预防感染
口腔清洁有讲究
术后 24 小时内不刷牙、不漱口;
24 小时后可轻轻刷牙(避开手术区域),用软毛牙刷,避免用力过猛。
每天用医生推荐的漱口液含漱 2-3 次,抑制细菌滋生。
若佩戴临时假牙,需每天取下清洁,避免假牙边缘摩擦伤口。
饮食严格忌口
术后 1-2 天以温凉流食为主(如粥、牛奶、豆浆、果汁),避免过烫、过硬(如坚果、骨头)、过黏(如糯米、口香糖)或辛辣刺激食物(如辣椒、酒精)。
1 周后可逐渐过渡到软食(如面条、鸡蛋羹),但仍需避免用手术侧咀嚼,防止食物残渣嵌塞伤口或压迫种植体。进食后用清水轻轻漱口,清除食物残渣。
生活习惯调整
术后 1 周内避免剧烈运动(如跑步、健身、游泳)、弯腰低头(如搬重物),以防血压升高导致伤口出血。
戒烟戒酒至少 2 周(最好长期戒烟):吸烟会减少口腔血流,抑制骨结合;酒精会加重肿胀,影响药物代谢。保证充足休息,避免熬夜,增强免疫力,促进伤口愈合。
三、术后 1-3 个月:等待骨结合,保护种植体
逐步恢复咀嚼,但仍需 “轻咬”
种植体与牙槽骨完全结合(骨结合)需 3-6 个月(前牙可能 3 个月,后牙因咬合力大,可能需 6 个月)。此阶段虽可正常进食,但要避免用种植体侧咬硬物(如冰块、硬壳坚果、骨头、硬糖),也不要用牙齿开瓶盖、咬线头等,以防种植体受力过大影响骨结合。
坚持口腔清洁,避免细菌侵蚀
手术区域愈合后,需用软毛牙刷正常刷牙,配合牙线、冲牙器清洁牙缝。若医生建议使用含氟漱口水,可每天 1 次,预防龋齿。
警惕异常反应
若出现手术区域持续疼痛(超过 3 天)、牙龈红肿化脓、种植体松动、口腔异味加重,或发热、面部肿胀不退,立即就医(可能是感染或骨结合失败信号)。
四、长期维护:延长种植牙寿命(术后 6 个月 +)
定期复诊,专业清洁
每年至少 1-2 次口腔检查,医生会用专用工具清洁种植体周围牙结石(普通刷牙无法清除),检查种植体稳定性和牙冠磨损情况。若有牙周病,需提前治疗(牙周病是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)。
日常护理精细化
刷牙:用软毛牙刷 + 含氟牙膏,每天早晚各 1 次,每次 3 分钟,重点清洁种植体与牙龈交界处(易藏污纳垢)。
辅助工具:每天用牙线或牙间刷清理牙缝,冲牙器可辅助清洁死角,但压力不宜过大(避免损伤牙龈)。
避免 “过度使用”:种植牙虽坚固,但长期咬硬物(如咬核桃、啃骨头)可能导致牙冠崩裂或种植体松动,需像保护自然牙一样爱护。
全身健康的管理
控制慢性病(如糖尿病会影响骨愈合和免疫力),戒烟(吸烟会导致种植体周围炎,大幅降低存活率),保持规律作息,增强口腔抵抗力。
核心原则:“温和对待 + 细致清洁 + 及时就医”
种牙后护理的核心是减少对伤口的刺激、预防感染、促进骨结合,而长期维护的关键是控制菌斑和避免过度受力。只要遵循医嘱,做好日常清洁,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可长达 10-20 年,甚至终身。若有任何不适,不要拖延,及时联系主治医生是最稳妥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