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能清除牙结石和色素,恢复牙齿原本色泽,但无法改变牙齿本身的颜色。对于内源性着色或追求显著美白效果,需结合专业治疗。定期洗牙是预防牙周病、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。
洗牙主要是清洁牙齿表面的污垢和色素,对牙齿颜色的改善有限,但能让牙齿恢复原本的色泽。
一、洗牙的本质:清洁而非 “美白”
洗牙的医学名称是“龈上洁治术”,通过超声波或手工器械去除牙齿表面的:
牙结石(黄色、棕色坚硬沉积物,长期附着导致牙龈发炎);
外源性色素(咖啡、茶、烟、红酒等留下的色斑);
牙菌斑(黏附性细菌薄膜,是牙结石的前身)。
区别:洗牙去除的是牙齿表面的 “脏东西”,而牙齿本身的颜色由牙本质决定(正常牙本质为淡黄色,透过半透明的牙釉质呈现自然色泽)。
因此:
如果牙齿因色素沉积显黄,洗牙后会变 “干净”,接近原本的颜色;
如果牙齿本身颜色偏黄(如遗传、氟斑牙、四环素牙),洗牙无法改变牙本质颜色。
二、洗牙后牙齿 “变白” 的两种情况
1.外源性色素去除后,视觉上变 “白”
举例:长期喝咖啡、抽烟的人,牙齿表面会附着深褐色色素,洗牙后色素被清除,牙齿恢复为原本的淡米色或淡黄色,看起来更透亮。
效果:这种 “变白” 是 “去污渍” 的结果,而非真正的颜色改变,美白程度因人而异(取决于色素沉积的厚度和时间)。
2.牙结石覆盖下的牙齿露出,颜色对比显白
牙结石多为黄色或棕黑色,覆盖在牙齿颈部或牙缝处,洗牙后露出的牙齿本色可能比牙结石颜色浅,形成 “变白” 的错觉。
三、哪些情况需要其他美白方法?
1.内源性着色(牙齿本身颜色异常)
原因:氟斑牙、四环素牙、遗传因素等,色素沉积在牙本质内部。
解决方法:冷光美白、瓷贴面、牙齿漂白等(需要医生评估适应症)。
2.追求显著美白效果
若希望牙齿颜色提升 2~3 个色阶,洗牙无法满足需求,需结合专业美白治疗。
四、洗牙的核心意义:
虽然洗牙对美白作用有限,但它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必要手段:
预防牙周病:清除牙结石可避免牙龈发炎、出血,预防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;
早期发现问题:洗牙时医生会检查牙齿和牙龈,及时发现蛀牙、隐裂等隐患。
五、洗牙后的注意事项
短期少接触染色食物:洗牙后 1~2 周,牙釉质表面可能轻微敏感,建议少喝咖啡、茶、红酒等;
正确刷牙 使用牙线:每天刷牙 2 次,早晚各一次,配合牙线清洁牙缝,减少色素、牙菌斑堆积;
定期洗牙:建议每 6~12 个月洗一次牙,维持口腔清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