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不知道,晚上其实是牙齿最容易“受伤”的时段。了解背后的原因,才能针对性保护牙齿。
一、三大因素导致夜间牙齿风险增加
1. 唾液分泌量显著下降
正常情况下,唾液能持续冲刷口腔,清除食物残渣,抑制细菌生长。但夜间睡眠时,人体代谢活动减缓,唾液分泌量会比白天减少约60%-70%。缺乏唾液的清洁作用,食物残渣容易在牙齿表面残留,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。
2. 口腔环境酸性增强
唾液具有中和口腔酸性的作用。夜间唾液分泌不足,细菌分解残留食物中的糖类产生的酸性物质无法及时被中和,口腔pH值下降。牙齿长期处于酸性环境中,牙釉质更容易被酸侵蚀,进而引发龋齿。
3. 磨牙带来的机械损伤
部分人存在夜间磨牙的情况。睡眠时牙齿持续相互研磨,会导致牙釉质过度磨损。牙釉质一旦受损无法再生,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牙齿表面裂纹,甚至引起牙髓暴露、牙齿折断等问题。
二、夜间护牙的正确做法
1. 做好睡前口腔清洁
睡前刷牙是关键,使用含氟牙膏,采用巴氏刷牙法,确保牙齿每个面都清洁到位,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。刷牙后,用牙线或牙缝刷清理牙缝,去除刷牙难以清除的食物残渣。
2. 避免睡前进食
夜间进食后如果不及时清洁口腔,食物残渣会整夜作用于牙齿。尤其要避免睡前吃甜食、喝碳酸饮料。如果睡前需要补充食物,可选择不易残留的食物,进食后及时漱口。
保护牙齿需要从细节做起,重视夜间护理,才能有效降低牙齿疾病发生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