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对洗牙总有顾虑:“洗了牙会不会牙缝变大?是不是会把牙釉质洗掉?” 其实洗牙就像给牙齿 “做深度清洁”,正规操作只会保护牙齿,这些误区大多是因为不了解原理。今天一次性说清楚,看完你就放心了
一、误区 1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
真相:牙缝其实早就被牙结石塞满了,洗牙只是把这些 “石头” 清理掉,露出本来的牙缝。就像长期没打扫的窗台,灰尘堆成了块,擦掉后显得缝隙变大,其实缝隙一直都在。
为啥会觉得变大:牙结石没了,舌头舔着牙齿会觉得 “空”,这是正常的,说明牙齿变干净了。如果不洗牙,牙结石会越堆越多,反而会把牙龈压得萎缩,到时候牙缝会真的变大。
二、误区 2:洗牙会把牙釉质洗掉,让牙齿变敏感?
真相:洗牙用的是超声波震动(就像用软毛刷配合水流冲污垢),只会震掉牙结石和色素,不会损伤坚硬的牙釉质(牙釉质比牙结石硬多了)。
为啥有人会敏感:洗牙后,原本被牙结石盖住的牙本质暴露出来,可能对冷热有点敏感,这是暂时的(1-2 周会消失),就像冬天脱掉厚外套,皮肤会暂时觉得凉,不是皮肤被弄坏了。
三、误区 3:天天刷牙,就不用洗牙了?
真相:刷牙就像每天扫地,能清掉表面的灰尘,但墙角、家具底下的死角(比如牙缝深处、牙龈沟)还是会积污垢(牙结石),这些得靠洗牙清理。
举例:就算每天认真刷牙,牙齿上还是会慢慢形成牙结石(就像茶杯用久了会结茶垢),半年到一年不清理,会刺激牙龈发炎、出血。
四、误区 4:洗牙会疼,还会流血,肯定伤牙
真相:不疼不出血才奇怪!如果牙龈健康,洗牙基本不疼;如果牙龈发炎(有牙结石刺激),洗牙时可能会有点酸,甚至出血,这就像清理伤口上的结痂,难免有点不适,但正是在帮牙龈恢复健康。
提示:出血越多,说明牙龈炎症越重,更需要定期洗牙,就像伤口化脓了,总得清理干净才能长好。
五、误区 5:洗牙后牙齿会变白,能代替美白
真相:洗牙只能去掉牙齿表面的色素(比如咖啡渍、烟渍),让牙齿恢复本来的颜色,不能改变牙齿本身的颜色(比如天生黄牙)。就像洗白衬衫上的酱油渍,能恢复白色,但不能让衬衫比原来更白。
想美白怎么办:如果牙齿本身偏黄,洗牙后可以考虑冷光美白、贴面等方式,先洗牙再美白,效果更好。
六、误区 6:洗牙次数越多越好,能天天洗
真相:洗牙太频繁会刺激牙龈,就像天天用力搓脸,皮肤会变敏感。普通人每年洗 1-2 次足够了;如果是烟民、茶瘾大,或有牙周问题,医生可能建议半年洗一次,具体看牙齿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