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冰饮时牙齿刺痛,吃酸甜水果时牙龈感觉像被电到,刷牙碰到冷水忍不住皱眉,不少人都经历过这种牙齿敏感的困扰。看似小问题,其实可能是牙齿在发出受伤信号。
牙齿敏感的核心,是牙本质暴露了
牙齿外层的牙釉质像盔甲,能隔绝刺激;里面的牙本质布满小管,直通牙髓神经。一旦牙釉质受损或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(牙根无牙釉质,仅覆薄牙骨质),外界刺激就会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到神经,引发尖锐疼痛。
哪些情况会让牙本质暴露?
一是牙釉质被磨没了
刷牙太用力、横刷或用硬毛牙刷,易磨损牙颈部形成楔状缺损;
长期啃坚果、咬冰块等硬物,会反复磨掉牙釉质;
胃酸反流或频繁呕吐(如孕吐),胃酸会溶解牙釉质,这些都会直接暴露牙本质。
二是牙龈退缩
牙龈像土壤包裹牙根,若因牙周病(牙菌斑、牙结石引发炎症)、错误刷牙(硬毛横刷刺激牙龈)或年龄增长出现退缩,牙根暴露后,薄牙骨质易磨损,牙本质直接受刺激。
三是牙齿受伤
蛀牙没及时补,细菌破坏牙釉质和牙本质;
咬硬物或外伤导致牙齿裂纹,刺激会通过裂纹传导;
补牙时磨除部分牙釉质、洗牙后牙结石脱落暂时暴露牙根,也可能引发短期敏感。
感到牙齿敏感后我们应该如何缓解呢?
轻度敏感可先用抗敏感牙膏,坚持 2-4 周可见效。刷牙要轻,选软毛牙刷,避免加重磨损。
同时别碰过冷、热、酸、甜食物,少喝碳酸饮料。
若症状频繁、疼痛剧烈或持续超 1 个月,需及时就医:蛀牙、楔状缺损可补牙;牙周病需洗牙、刮治控制炎症;牙齿裂纹浅可补,深则需牙冠甚至根管治疗;严重敏感可通过涂氟、激光封闭牙本质小管。
预防更重要
每天用软毛牙刷 + 含氟牙膏正确刷牙;
每年洗牙 1-2 次防牙周病;
少吃过硬、过酸、过甜食物,别老用牙咬硬物;
有胃酸反流及时治疗,避免腐蚀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