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,不少人会发现自己的牙齿好像变长了:有的牙齿看起来比以前突出,有的在咬东西时感觉妨碍,甚至牙龈还会隐隐作痛。但其实,牙齿本身的长度是固定的,所谓的变长大多是一种视觉或功能上的错觉,背后往往藏着口腔健康问题。
一、牙齿为什么会变长?
牙齿不会像骨骼一样主动生长,所谓的变长主要和两种情况有关:
1. 牙龈萎缩,牙根暴露
这是最常见的原因。我们平时看到的牙齿其实只是牙冠,牙根埋在牙龈和牙槽骨里,被牙龈包裹保护。如果牙龈因为炎症、老化等原因退缩,原本被包裹的牙根就会暴露出来,从视觉上看,牙齿就像变长了。
常见诱因:
牙周病:牙菌斑、牙结石长期刺激牙龈,导致牙龈发炎、萎缩,是牙龈退缩最主要的原因。
错误刷牙:用力过猛、横着刷牙,会不断磨损牙龈,导致牙龈退缩。
年龄增长:随年龄增加,牙龈会自然萎缩,牙根逐渐暴露。
2. 对颌牙过度萌出
如果一颗牙齿因为蛀牙、外伤等原因被拔掉,而长期没有修复(比如没装假牙、种植牙),它对面的那颗对颌牙就会因为失去了咬合对抗,慢慢向缺牙的空隙伸长,这就是医学上说的过度萌出。
比如,下排某颗牙缺了,上排对应的牙齿会逐渐往下长,看起来就像变长了;反过来,上排缺牙,下排牙可能会往上长。这种变长是牙齿真的长过了头,不仅影响美观,还会打乱正常咬合,甚至导致塞牙、牙龈发炎。
二、牙齿变长有什么危害?
无论是牙龈萎缩导致的 “视觉变长”,还是对颌牙过度萌出,都可能带来问题:
牙龈萎缩会让牙根暴露,牙根表面没有牙釉质保护,容易敏感(遇冷热酸甜刺痛),还可能引发根面蛀牙。
对颌牙过度萌出会打乱咬合关系,影响咀嚼效率,甚至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(张嘴时关节响、疼痛)。
长期不处理,可能加重牙周病、牙齿松动,最终影响牙齿寿命。
三、发现牙齿变长,该怎么办?
先找原因
及时去口腔科检查,明确是牙龈萎缩还是对颌牙过度萌出:如果是牙龈萎缩,重点排查是否有牙周病(医生会通过洗牙、牙周刮治等控制炎症,阻止牙龈进一步退缩)。如果是对颌牙过度萌出,需要评估是否需要修复缺牙(比如装假牙、种植牙),同时可能通过正畸(牙齿矫正)把伸长的牙齿拉回去。
日常护理别忽视
正确刷牙:用软毛牙刷,避免用力横刷损伤牙龈。
清洁牙缝:每天用牙线或冲牙器清理牙缝,预防牙菌斑堆积。
缺牙别拖延:牙齿拔掉后,3 个月左右及时修复(假牙、种植牙等),避免对颌牙失控伸长。
定期检查:每年洗牙 1-2 次,做口腔检查,早发现问题早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