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牙这件事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种个牙吧。确实,种植牙因像真牙一样坚固、不用磨损邻牙等优点被称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,但它并非唯一答案。对于不少人来说,受限于身体条件、经济预算或口腔状况,种植牙可能并不是最优解。
01一、活动假牙:性价比之选,适应范围广
活动假牙(也叫可摘局部义齿)是最传统的缺牙修复方式之一,简单说就是能摘下来的假牙。它由人工牙、基托(连接假牙的托板)和卡环(固定在邻牙上的金属钩)组成,通过卡环挂在健康牙齿上,或直接吸附在牙龈上。
它的优势很明显:
价格亲民:单颗或局部活动假牙的费用通常只有种植牙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,对预算有限的人很友好;
适应症广:无论是单颗牙缺失、多颗牙缺失,还是全口牙都掉了,几乎都能做;哪怕牙槽骨条件差(比如长期缺牙导致骨头萎缩),也能适配;
创伤小:不用手术,也不用磨除健康牙齿,全程几乎无痛,老年人或身体不耐受手术的人也能接受。
但它也有缺点:
异物感明显,刚戴时可能会觉得说话、吃饭不方便;
咀嚼效率不如真牙或种植牙,吃硬一点的食物(比如坚果、排骨)可能费劲;
长期佩戴可能会压迫牙龈和邻牙,需要定期调整或更换。
适合人群:老年人、多颗牙连续缺失、牙槽骨条件差、经济预算有限,或暂时不适合做其他修复的人。
02二、固定义齿(烤瓷桥):舒适稳定,不用摘戴
固定义齿(比如烤瓷桥、全瓷桥)就像搭积木:缺了一颗牙,需要把缺牙两侧的健康牙齿磨小一圈,作为桥墩,然后制作一个包含缺牙的整体牙冠,粘在磨小的牙齿上,这样缺牙的位置就被架起来了。
它的优势:
舒适自然:不用摘戴,异物感小,咀嚼效率比活动假牙高很多,接近真牙;
美观性好:烤瓷或全瓷材料颜色、质感接近真牙,日常社交几乎看不出区别;
使用寿命较长:如果维护得当,能用上 10 年甚至更久。
但它也有硬伤:
需要磨损健康邻牙:这是最关键的缺点,原本健康的牙齿被磨小后,就再也无法恢复了,一旦基牙出现问题(比如蛀牙、牙髓炎),整个烤瓷桥可能都需要拆除重做;
适应症较严格:只适合缺牙数目少(比如 1-2 颗)、且缺牙两侧的邻牙健康状况好(没有松动、蛀牙等问题)的情况;如果邻牙本身就脆弱,就不适合做桥墩了。
适合人群:缺牙数目少、邻牙健康且坚固、不想做种植牙(比如害怕手术),且能接受磨损少量邻牙的人。
03三、保留残根:能救的牙,尽量别放弃
很多人缺牙后,会忽略掉牙根,其实如果残根条件还不错(比如没有严重松动、炎症),完全可以留着用。医生会先对残根做根管治疗(清除感染),然后在牙根上打一个桩,再套上牙冠,这样就不用磨损邻牙,也能恢复牙齿的功能。
这种方式的核心是尽量保留自然牙根,因为牙根在牙槽骨里能刺激骨头生长,避免牙槽骨萎缩(缺牙后如果不及时修复,牙槽骨会慢慢变矮,后续再做修复会更麻烦)。
适合人群:残根长度足够、炎症能控制、牙槽骨条件尚可的人。
04怎么选?记住这 3 个原则
缺牙修复没有最好,只有最合适,选择时可以从这几个角度考虑:
缺牙情况:单颗缺牙?多颗缺牙?有没有残根?牙槽骨是否饱满?
身体条件:是否有糖尿病、心脏病等基础病(种植牙对身体条件要求较高)?能否耐受手术?
经济预算:种植牙费用较高,活动假牙和固定义齿则便宜很多。
最后想说,缺牙后最忌讳拖延,不管选哪种方式,及时修复都很重要。因为缺牙时间越久,牙槽骨会萎缩、邻牙会倾斜、对颌牙会伸长,后续修复难度和费用都会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