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牙时偶然发现牙齿上有一道黑线,不疼不痒,却总让人心里发慌:这到底是脏东西,还是牙齿出了问题?其实,牙齿上的黑线成因多样,有的只需日常护理,有的却可能是牙齿 “生病” 的信号,千万别大意。
2025-07-15
保持良好的口腔习惯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。它不仅可以预防蛀牙、牙龈炎和其他口腔疾病,还能帮助保持口气清新,提升个人自信。以下是一些口腔护理习惯,可以帮助您保持口腔健康。
2025-07-15
使用牙线是维护口腔卫生的重要习惯,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,可以让使用效果更好且不损伤口腔:
2025-07-14
牙齿颜色不均匀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,其中牙齿脱矿是常见原因之一。牙齿脱矿也称为脱钙,是指牙齿牙釉质表面的钙磷成分流失,导致牙齿色泽改变,出现白色或微黄色的斑点。
2025-07-14
牙齿忽然变得敏感,通常是由于牙釉质受损或牙本质暴露,导致牙神经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。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及相应的应对方法:
2025-07-14
本该健康的年纪,却发现牙齿变长、牙缝变大,甚至吃冷热食物敏感 —— 这可能是牙龈萎缩。牙龈萎缩并非老年人的专利,越来越多年轻人出现类似问题。
2025-07-14
牙龈脓包是蛀牙或牙周炎引发的感染信号,挤压会加重问题。及时就医进行根管治疗或洗牙,配合淡盐水漱口和巴氏刷牙法。预防需正确清洁、定期洗牙和健康饮食,别误当“上火”耽误治疗。
2025-07-14
夏天想吃冰淇淋,一入口却牙齿酸痛?牙齿对冷热刺激敏感,其实是口腔健康发出的信号。了解原因并做好防护,才能放心吃冰。
2025-07-14
大牙根部(即磨牙区域)的疼痛是口腔常见问题之一,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,如龋齿、牙周炎、牙髓炎或智齿冠周炎等。疼痛可能表现为钝痛、锐痛或持续性胀痛,严重时甚至影响进食和睡眠。
2025-07-14
全口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因多种因素而异。一般来说,种植牙的寿命可以在10到20年,甚至更长,目前最长的全口种植牙观察者瑞典人Sven Johansson已使用52年。
2025-07-14
牙槽骨也称为牙槽突,是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。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,由于牙槽骨的吸收,使牙齿的支持组织丧失,牙齿逐渐松动,最终脱落或拔除。
2025-07-14
种植牙也叫人工种植牙,并不是真的种上自然牙齿,而是通过医学方式,将与人体骨质兼容性高的纯钛金属经过精密的设计,制造成类似牙根的圆柱体或其他形状,以外科术式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,
2025-07-14
最近门诊,带孩子来看蛀牙的家长越来越多:“明明每天刷牙,怎么还是长小黑点?” 其实孩子蛀牙就像小苗长虫,光浇水不够,还得注意防虫。这 4 件事家长做好了,能帮孩子把蛀牙风险降下来
2025-07-14
牙龈萎缩并非自然衰老,而是牙周炎的早期警报!警惕牙龈变薄、牙根暴露、冷热敏感等信号,及时改用软毛牙刷、定期洗牙并就医检查,避免炎症恶化导致牙齿松动。早干预,保健康!
2025-07-11
正畸(牙齿矫正)的核心目标不仅是改善外观,更重要的是解决咬合功能问题、维护口腔健康。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存在以下情况,建议及时咨询正畸医生
2025-07-11
缺牙不仅是口腔问题,更会引发咬合紊乱、牙槽骨萎缩、消化负担加重等连锁反应,甚至加速面部衰老。及时修复和科学维护能有效阻断危害,守护全身健康。
2025-07-11
牙齿酸软是常见问题,除蛀牙、牙本质敏感等常见因素外,还有几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需警惕 ——
2025-07-11
很多家长觉得"乳牙反正要换,蛀牙不用管",但你知道吗?儿童蛀牙的危害,远比想象中更严重 —— 从饮食、恒牙发育,到全身健康甚至心理发育,都可能受到深远影响。
2025-07-11
牙齿黑三角是相邻牙齿间的黑色间隙,影响美观且危害健康,成因包括牙龈萎缩、牙齿排列不齐等。科学护牙和避免误区是关键,如正确刷牙、定期洗牙和戒烟。
2025-07-11
如今,牙齿涂氟作为预防龋齿的常见手段,被越来越多家长和患者接受。但涂氟并非 “全民适用”,以下几类人群若随意涂氟,可能损伤口腔健康甚至全身健康。
2025-07-11